56歲獨居在鄉下的她,一人一間木屋,一日三餐四季,生活美成詩。
女人到了五十歲以后,半生已過,活得也格外通透。不再為了外界的言論和世俗的看法,而左右自己的生活。
對于自己真心想要實現的生活,在能力范圍之內,給予成全,這也是五十歲以后的生活智慧。
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,給大家帶來一位56歲獨居女士的故事。沒有結婚的她,至今一個人住在安靜而景色優美的鄉下。
居住的房子很簡單,是可以移動的小木屋,平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,移動居住。小木屋的面積也不大,只有18平方公尺,但是卻滿足她生活的起居需求。
就這樣一人一間木屋,在物質消費低的鄉下生活,一日三餐四季,自給自足的生活,美成了詩。
一、一居室的內部布置
房間內部采用的是上下兩層的設計,用台階搭建起來的樓梯,既可以方便上下樓,也可以用作日常儲物的工具。
整體的裝修風格采用的是白色和原木色,屋內的設計加入了綠植和紗窗,微風吹過屋內,顯得飄逸且美好。
靠近門的玄關地方,被設計成了半開放式的廚房。
小屋內部的每一寸空間都得到了合理的利用,墻面上的空間也沒有浪費,被收納的整潔又干凈,看著一目了然,非常方便日常取用。
一樓的空間被設計成了客廳、廚房和洗浴衛生室;二樓的空間則被單獨留出來,作為臥室。
如圖所示,屋頂還設計了一方小小的窗戶,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,也可以仰望星空。床上的布置是可愛甜美的粉紅色,床邊的收納也做得好很,綠植的擺放增加了清新文藝之感。
二、獨居日常的三餐美食
半開放的小型廚房,足夠滿足日常做飯的需求。居住在鄉下,采摘的都是田園里面的新鮮果蔬,按照四季的時令變化,搭配出不同的可口美食。
如圖所示,一份新鮮的蔬菜海鮮沙拉,再加上一顆芒果,作為飯后的甜點。
在一個人的獨居生活之中,美食成為日常的治愈品。每天擁有充足的時間,可以研究今日份需要搭配的美食。
合理搭配每一餐的膳食營養,也吃出不同的滋味,成全舌尖上的精致。
除了一個人用餐之外,最妙的是邀請附近的朋友們一起來聚餐。
比起在狹小的一居室內聚餐,她更喜歡在寬敞的戶外進行野炊。食材遍地都是,風景也是天然的,和喜歡的朋友一起舉杯暢飲,心情豈不舒適?
三、鄉下生活的四季美景
對于選擇居住在鄉下的她而言,最開心的事情,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地欣賞眼前的自然風景。跟著自己的小木屋一起,看朝霞升起,也看落日斜暉。
自然的美景,聚集在自己的世界里面,在戶外鋪上地毯,擺上簡單的原木桌,席地而坐,一杯咖啡,一本書,就足夠富養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看遠方的斜暉,和成群的牛羊在眼前覓食。
沉浸在自然的風景之中,也成全了眼前精致的獨居生活。
等到了夜幕來臨,漫天的繁星就是最好的燈飾,裝飾著一個人的天空,也帶來閃耀的光芒。
在戶外支一頂賬篷,點亮一片篝火,和二三好友一起席地而坐,享受著這一份美好夜晚風景。
看了以上的分享,對待這樣的生活模式,不知諸位讀者朋友們看后有沒有覺得很美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