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古至今,人們對待生活就有著不同的態度,有人想進世俗,成就一番功名,有人卻想隱居山林,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。
其實不論哪種,都只是一種人生道路的選擇,無關乎高低對錯。只是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,城市里的燈紅酒綠、紙醉金迷,好似亂花漸欲迷人眼,讓人愈發難以割舍。
還愿意選擇離開繁華的城市,隱居山林,過著「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般生活的人,便越來越少了。
但不論哪個時代,都一定有淡泊名利,選擇順應內心對自然呼喚的人。
許多人的也許都有著過往三合院傳統古厝的記憶,牧哥也不例外,不過隨著老一輩的凋零加上年輕人常常到外地長時間打拼過生活,因此家鄉的三合院老宅也常常就此逐漸凋零頹傾,不是殘破不堪不適合居住要不就可能毀壞拆除,回到家鄉,可能再也不是過往的樣貌了!非常可惜!位于南投竹山大鞍的【有竹居】民宿,這可就是過去的三合院閩南建築啊!
台灣傳統的一條龍宅第背靠著山,被綠意包圍得很夢幻,「因為有很多竹子所以取名有竹居!」林文山在此出生成長,雖然國中就出外求學工作、兩岸經商,但母親過世後,祖厝閒置無人整理,損毀情形也日益嚴重。 二○一一年林文山決定回來依傳統工法整修,並加入造景和居住的需求,費時兩年才完成。
四○年代父親傾畢生積蓄蓋的房子,如今結構都還勇健,保留紅磚和檜木樑柱,換上新的竹材。雖是七十年古厝,卻考量了現代人的居住習慣,室內有地熱,即使是山居也能保持溫暖同時除溼,衛浴以山泉水加熱,在檀香木桶裡可以放鬆泡澡。
一條龍旁邊是古色古香的灶腳與食堂,往後走別有洞天,先是中式建築樣式、屋頂鋪上山棕, 「這裡是女兒幫我們設計做陶的工作室。我自己研究、蓋了一座環保無煙柴窯,方正乾淨、不會有黑煙。柴燒時連黑煙都要另外製造,」
妻子陳淑鈴以陶刻見長,林文山也跟著玩陶,民宿所用的杯盤、茶具很多都是夫妻倆的作品。
經過鴨鵝成群的小湖再往上走,泡茶庭一望無際,叢叢的山芙蓉花開正盛,林文山說:「瑞士、捷克、澳洲甚至冰島,很多外國人一住就是三天,哪也不去,就在這邊閒晃,喝茶、看整天的雲霧山色,」儘管深山林內,療癒的有竹居還是令人不遠千里。
林文山喜歡小酌,特別在食堂旁圍了冷泉ㄐㄧㄡˇ窖,將藥ㄐㄧㄡˇ、高粱ㄐㄧㄡˇ浸泡在終年十八度的山泉裡,招待賓客、或是晚上與鄰居好友楊有正、吳欽山對飲抬槓。
他們自稱三仙老公仔標,楊有正退休後整理了看山小農場,平日養羊、種水果,吳欽山仍是在山裡忙活的筍農,兒時同伴在年過半百後重聚故鄉,一碟花生米、一盞茶ㄐㄧㄡˇ,往事閒談或是即興玩起漢語疊字接龍,鄉居生活空間很大,反而讓人與人靠得更近。
將老宅整理後,分享悠然生活,才是林文山還鄉之後人生一大樂事。
編後語:
雖然台灣有許多民宿,但卻以西式、日式風格居多,臺式風格甚至三合院古宅卻反而稀少罕見,但學國外畢竟不是道地,再怎麼學也只有幾分像、還是有落差,那還不如來體會一下百分之百道地、經典台灣風格的三合院古宅民宿啊!您說是嗎?
當緊湊的生活開始變得難以呼吸,那麼我們可以去嘗試在 溪谷玩水抓魚、觀絕壁瀑布、入深山采草藥、摘野果、森林徒步、巖壁探險、藥浴體驗..... 隱居山里,隨心而動。抱樸,意在 抱樸守真。出自《道德經》「故令有所屬,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,絕學無憂」。抱樸即是不泯自性,守真即是不染外境。抱樸守真指的是, 人要返璞歸真,回歸本心,遵循自然本性。
靜謐、悠遠、古香古色,身臨抱樸谷的山水秘境之中,如置身金庸武俠小說中的 高人修煉、隱世之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