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人的世界,責任大、壓力多,人之中年也是實力最雄渾的階段。
能力越大責任越大,從個人發展來說,中年人的發展求穩,從社會發展來說,中年人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,起到「承上啟下」的作用。
三四十歲是一個人生命的黃金時期,無論是精力和經驗,都是一個巔峰時期,今后的幸福生活都來源于這個階段的創造。
而到了五十歲之后,便是逐漸退居二線、放手讓下一代去闖蕩的時候了。
五十歲,這是個很關鍵的年齡節點,晚年生活好與不好,這個時候的選擇很關鍵。
一旦過了五十歲,就要學會為自己考慮了,不要總為別人活著。
尤其是在經濟方面,如果只是一般家庭,三種錢就不要再花了。
每一塊錢都是自己辛苦賺的,沒有必要那麼大方,要把錢花在重要的地方。
1.沒有必要的「份子錢」
現在走到哪裡都離不開人情,尤其是紅白喜事,總是要辦酒宴。
一旦遇到這種事,就算你不去,一般也要給份子錢。可是有些錢,給出去之後,就很可能收不回來了。
比如外地的遠房親戚,許久不聯繫的老同學,用不上的已離職同事等。
這類人不僅之前沒什麼走動,估計給過錢之後也不會再聯繫,他們之所以找你,不過是想多收一份錢,所以千萬不要當冤大頭。
2.人品差的人來「借錢」
人生在世,難免遇到缺錢的時候。
如果是靠譜的人來找你借錢,還可以考慮,但如果人品很差,我勸你要學會拒絕。
不要因為一時同情,就輕易敞開荷包。這種人不僅可能不還錢,而且還會嫌你給的太少。
你不僅失去了錢財,還沒有落到好處。所以沒有必要為了面子,借錢給人品差的人,拒絕就好。
3.兒女找你「要錢」
年紀大了,多少也會有一些存款,當兒女的生活遇到困難時,少不了要接濟一些。
但是不管兒女有多困難,我也勸你量力而行,不要把自己的老本掏空。
畢竟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,兒女沒錢時,可以來找你要,但是當你生病需要用錢時,兒女會給你多少?
所以還是要給自己留一筆養老錢,才能保障老年的生活。
一旦過了五十歲,就要學著服老,肯定是賺不過年輕人的。
所以每一塊錢都要計畫著花,不要亂花,要花在有用的地方。
畢竟面子不重要,生活才重要。
孔子云: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
意思是五十歲之后,就知道哪些是人力不能支配的事情,在這個階段,人生已然過半,雖然你不能像圣人一樣思考人生哲學,但在這個階段也要對自己的余生有所考慮。
五十歲,子女逐漸長大成人,能獨當一面,你要做的更多的是穩固好家庭,考慮自己的晚年生活,守好自己的財富,避免晚年凄涼。
有很多人,退休之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,就會試圖用錢來尋找存在感。
但很多時候,錢能買來的踏實感都是暫時的,有些糊涂錢,一旦花出去,只會給自己的未來造成無限大的隱患。